撰稿/寒冰 9月16日,2025/26赛季亚冠开打。恰逢同个周末,中超BIG4捉对厮杀,胶着的联赛争冠形势,决定了各队的战意和战略侧重。亚冠精英联赛中超三战全负,亚冠2联赛国安主场侥幸保住1分,此种局面,既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内。
几乎同时的9月17日,亚联确认,中国足协在下一个赛季(2026/27赛季)的亚冠参赛名额又遭削减,变为1+1+1。
如果按照这个趋势进行下去,已经被泰超超越的中超,未来被马来超、越南联超越,最终彻底无缘亚冠精英联赛将只是时间问题!
中超对亚冠该持何种态度?又该如何做?在讨论这两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首先搞清,亚冠对中超乃至中国足球,到底意味着什么?
1、亚冠的参赛主体虽是俱乐部,但仍是某国的俱乐部,属于典型的“洲级大赛”,绝非可有可无的商业比赛。它自有其商业价值,但更是亚洲国家之间职业足球发展水平的最高层比拼。
2、国家队和俱乐部的大赛成绩,从来都是证明一国足球实力的两大“核心指标”。哪怕目前西亚方面对亚冠的外援政策极度放宽,以某国之俱乐部为单位的洲级俱乐部大赛,仍然是一国足球水平的衡量标准之一。
3、代表亚洲最高水平的俱乐部赛事,既要求各国的最强球队参赛,又是各国最高水平球员的交流舞台和学习机会。从各国联赛内部的“内循环”,到洲级较量的“外循环”,强者争夺荣誉,弱者受教长见识,各取所需,才有可能对参赛俱乐部乃至参赛联赛有各自的触动和提高,这就是俱乐部层面“洲级大赛”的本意,而这对目前的中超尤其有价值。
4、在无缘世界杯的情况下,亚冠赛事就是目前中国国脚级球员能参与的最高水平赛事,而且场次频密,本身就是顶级球员水平增长的最好“练武场”,和金元时期的重金归化相比,真刀真枪地去亚冠“受虐”,哪怕只有个别球员从中受益,才是真正的“为国养士”。
明白了亚冠以上的内涵,那么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足球已到了必须明确亚冠战略地位的决定性时刻。
当然,一个客观现实是,后金元时期的中超BIG4,即便全力以赴也难战胜实力强大的日韩球队。同时囿于外援数量巨大差距,与其他联赛球队竞争亚冠出线权难度也更大。但白白丧失宝贵的亚冠学习历练机会,仍不足取,更何况亚冠改制后,各阶段的奖金已经不菲,足以令目前的中超各队珍惜。
所以,“以联赛为本,亚冠为最高历练副本”的定位,是合理且实际的。
那么统一了战略定位后,中超该如何做?
中超球队在亚冠进入16强都有不小难度,但这不是放弃亚冠的理由。中超主管和服务机构,更应主动为中超头部球队提供全方位的亚冠便利,力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这既是相关机构存在的意义之一,同时,打好亚冠也能保住中超在亚洲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如此,管理机构的价值功能才能真正实现。
中足联目前的举措仅限于让亚冠球队的中超赛程提前一天,多了一天备战时间。更遑论出现了亚冠第一比赛日的当个周末,中超BIG4直接两两对碰的残酷赛程。
与争抢亚冠名额直接对手泰国、马来西亚甚至越南联赛相比,中超还需要做得更多。除了继续给予亚冠球队更多备战时间的赛程优势,还应优化赛程排序,降低亚冠比赛周前后球队的联赛竞争压力,有助于球队更重视亚冠比赛。这里可以参考泰国和马来西亚足协所做的。
武里南联对出线竞争对手墨尔本城和上海海港前的赛程都有优化,柔佛DT本赛季联赛和杯赛赛程已调整3次,球队备战亚冠时间少则5天,多则可达10天。引援、归化等方面,两国足协也在提供便利。马来西亚新赛季外援名额增至15人,单场最多7名首发,2名替补。柔佛DT多达5名归化球员今年入籍,泰国的武里南联则有7名外援是夏窗为亚冠引入。
还应该有其他激励措施,包括像J联赛一样给予亚冠球队额外补贴或奖金,J联赛为参加亚冠球队提供1亿日元(价值500万元人民币)的补贴,日本足协制定的2050发展规划中,J联赛在亚冠取得佳绩,确保J联赛亚洲领先地位是重要的战略目标。这方面,不仅财大气粗的沙特联赛野心勃勃,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和印尼也在各自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提升各自联赛的亚冠地位。
亚洲足球竞争激烈,不进则退,更遑论主动放弃。保住中超目前“亚洲二流”联赛地位,以及中超品牌影响力和商业价值,是中超球队和相关管理-服务机构的天然使命。中超亚冠名额前景已每况愈下,相关管理-服务机构更应多作为,推动中超俱乐部全力以赴,捍卫俱乐部、中超乃至中国足球的荣誉。
Copyright © 2022-2025 jrs直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粤ICP备15025122号-2